兒子寫的日本~內縮的心

2013041918:42

 

(本文引用自謝科比的日本人討論區)

 

問朋友來日本旅遊的魅力在哪裡,

很多人都會說日本「很漂亮」、「東西很特別」。

和台灣相較起來日本一年四季變化鮮明,

不同季節來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

而且除了天然美景以外,悠久的歷史之中也留下許多古蹟,

寺廟、神社、城堡或是民家的建築式樣,

對來旅遊的人來說都非常新鮮。

 

(難波巷弄裡的小廟)

 

大都市的街道雖然不夠筆直但整齊乾淨,

走在街上也不時能看到商家極富巧思的店內佈置。

另外,到處都吃得到好吃的糕餅點心,拉麵、生食片等料理

食材及做法也比台灣吃到的更道地。

還有各個地方限定的紀念品、名產,做伴手禮的禮盒

也多到讓人選都選不完。有這些豐富的觀光資源和歷史因緣,

日本成為台灣人旅遊的最愛。特別是當櫻花季、賞楓期來臨時,

出國旅行的人好像全都是到日本來的樣子。

但對於已經長期住在這裡的我來說,

這些看得到、摸得到的部分,已經不再如當初剛來時那般有吸引力。

再美麗的景色多看幾次以後新鮮感漸漸消失,

「旅日生活」也隨著每天不間斷的體驗變得自然而然。

儘管如此,住在這個國家裡仍然無時無刻會感受到與台灣不同的元素。

那元素大家都聽過,就是生活在這裡才感受得到的特殊壓迫感。

和在台灣熟悉的都市壓迫感不太一樣,日本的街道上高樓、空氣及車量

帶來的環境壓力都沒有台灣來得嚴重,

然而這股生活的壓力,反而就是來自於這些太有秩序的事物。

 

(指宿車站前的嬰粟花)

 

馬路上看不到違規停車,走在路上,

該放慢車速、該禮讓行人的時候所有的車子一定會停下來;

經過每個家庭的門面一定是乾乾淨淨,

有庭院的話裡頭總會種些可愛的小花,松樹總是修剪得整整齊齊;

每天待在房間裡,除了車量來來去去的聲音以外,

常常一個晚上都聽不到隔壁發出的任何一點聲音;

認識的所有人嘴裡說出的話總是非常有禮貌,

不管你哪裡得罪了他、冒犯了他,得到的都是充滿包容與諒解的回應。

所有事情都在非常有秩序,

再小或再大的事情好像都在高度理性的情況裡頭發生。

說這些是壓力好像有點奇怪。對於學會一些日文來日本旅遊的人來說,

這裡鐵定是世界上再好不過的旅遊天堂。

但生活的一切都看起來都這麼理想、這麼有秩序的時候,

一年、兩年住下來反而不禁讓人想問: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事情?

如果這些事情是由嚴格的訓練和堅強的耐力所造就出來的話,

那總應該會聽到一些「有人性」的抱怨吧。但是,沒有。

既然如此,那絕大多數的日本人要不就是超人,

要不就是連抱怨的衝動都被要求忍耐下來。

如果要為這些思考及行為做一個簡單的說明的話,

我會說日本人太放不開,做事情太過拘謹,想事情太過封閉保守。

 

(隼人小站的民宅)

 

但是這樣一說出口似乎又容易引起一些疑慮。

有人會說,日本不是一直都走在亞洲的前端,

也是最早跟世界接軌的嗎?隨身聽、CD唱盤,

或現在最先進的油電節能車,不都是日本人的傑作嗎?

日本人不是也拿了不少諾貝爾獎,從文學、物理、化學到生醫,

這些不都是鄰近國家難以超越的成就嗎?

漫畫、動畫、cosplay等次文化也是從日本發揚光大

引領著世界潮流,不是嗎?為什麼會說日本封閉保守呢?

如果真的是這樣,怎麼會有這麼多元的文化表現?

但請再想一想。這些發明、創新以及與世界接軌的程度,

雖然說明日本人有積極進取的精神,

卻沒有辦法直接表現出日本人最真實的性格。

閱讀川端康成、村上春樹的小說可以知道日本人的思考及生活,

漫畫裡的情節也可以反映出一些日本人生活的態度,

先進的工業技術讓我們了解日本人做事情時的細膩,

以及對品質及美的堅持。但是藉由這些媒介反映出來的性格,

無法讓我們知道與日本人真正相處時所感受到的氣氛,

因為這些媒介已經將原本的性格加工包裝之後才呈現到我們的面前,

與原本赤裸的模樣已有所差距。

 

(奈良民宅前)

 

只有拿掉這些中間的部分直接跟「人」接觸,

我所說的封閉保守的特質才能夠真正被看出來。

同樣是諾貝爾生醫學獎,不同國家出生的得主有不同的性格,

能夠獲獎除了說明這些國家支持醫學研究,

研究者也付出夠多的努力及獨創性以外,很難再告訴我們更多的事情。

擁有先進的發明是來自對新事物的熱情與執著,

卻沒有辦法讓我們知道這些發明家或研究團隊的個性。

就如同NBAMLB、好萊塢電影是美國主要的文化,

但如果因此認為美國人一定就是開朗熱情愛運動的話,

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但也由於赤裸的真性情沒辦法透過媒介來表達,

貫穿整體的性格(如果它不叫「保守」也沒有關係)便不容易受重視,

生活在這個環境裡的大部分的人不會特別在意它的存在。

 

(隼人小站的民宅)

 

股票上漲與否,油價、原物料漲跌幅,

釣魚台問題,北韓的飛彈會不會射過來,

這些顯現在外的問題吸引了絕大多數的目光。

而保守,這個由外人所看到的普遍性格,

日本人自己人當中很少有人有自覺。因為性格是保守還是開放,

只有在跟外國人做比較的時候才會顯現出來,

自己人看自己人的時候看不見,

對這個什麼都有辦法自力生產的國民來說更是如此。

即使有人大聲呼喊

「太過保守已經阻礙國家的發展!」、

「再不改革就要被邊緣化了!」

這樣的呼聲依然難以得到認真的回應,

身在其中的人如果沒有主動跟外界接觸

去比較自己與別人的差別的話,

也就感受不到自己處在什麼樣的情況裡,

更無從去衡量這樣的性格所帶來的缺點及優點。

絕大多數的人每天在這樣的基礎上,

日覆一日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隼人小站鐡路邊)

 

所以,就像欣賞歌舞伎、相撲,在甲子園球場吶喊,

或是夏天穿浴衣到河邊欣賞煙火般一樣的自然,

在自己國家的旁邊有兩個沒水準、老是要求面對過去的惡鄰,

還有一個是個性溫和善解人意、像小弟弟般的好鄰居,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無法改變的現實。自己能做的,

是當個每天都能準時完成任務,公司的事不過問太多的忠貞好員工,

遵守一切規矩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不要想超過自己職責以外的事情,反正政治的事有政治人物會處理;

隨時給別人好印象,再苦、再累也不要抱怨,

對人一定要以禮相待(雖然禮節真的很繁瑣)

說話不要太直接、總要留給對方轉圜的餘地,

言多必失、心神相會才是真正的溝通;

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身分,隨時做好犧牲小我的準備

 

(嘉例川車站前民宅)

 

縱使在一些領域裡仍然有耀眼的成績,

但就在連領導者也缺乏開放型性格的情況下,

長期下來日本人的心不斷地往內萎縮。

隨著經濟版圖一塊一塊的失去,

日本人也失去了面對世界的勇氣與抱負。

製造的東西依然有世界最高的水準,

卻無法為此在內心裡產生出踏實的滿足感。

不知道怎麼理解外國人的想法,也不懂得如何去包容,

對曾經犯下的錯更不知道怎麼去道歉。

人與人之間形式上的連結依然強健,

但真誠的信賴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已相當稀薄,

孤立的心只能靠拚命工作和自我麻痺來填補。

只有每當看見別人在生活之中無意地流露出單純真摰的情感時,

心靈才會稍微復甦起來,但是一旦意識到現實是如此的沉重時,

馬上又會回復到睡眠模式。

 

這是我看到的日本的真實的一面。也許不知道會比較好。

 

(指宿白水館的小花杜鵑)

104, 5/22 兒子在他的FB上寫著:
其實我常常思考花這麼多精力寫日本人的書值不值得。
花3年寫的碩士論文,目前全世界只有2個人看完
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幫我改的同學,以後也不會增加。
但寫日本人的書一定有超過2個人願意看


守著承諾不在孩子的FB上做評論,
很想跟他說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就是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