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談「幸福論」

2018111518:03



 

看女兒分享她弟弟談幸福論, 我也來湊熱鬧。
還没想到要說些什麼話,想到再加上來。
近來帶孫子,每天都在複習那段先生住在鄉下,
職業婦女的我帶孩子照顧老祖母的日子
不過孩子的可愛足以彌補那些辛苦,有孩子就有更多甜蜜回憶
無庸置疑的,看初生小朋友的幸福感最高。
以下是兒子的正文。出處~謝科比的大雜把討論區



(幸福諸論)

我在日本待9年。因為是日本,被人家問到怎麼會待這麼久的時候,
只要說去讀書,大部分人都會露出一付史夠意的表情,
其他也不用再多做解釋了,而且通常也不會問說待這麼久
是不是念博士什麼的。如果你說你在清大待9年人家大概會先問
「有沒有拿到博士」之類的。

當然也是有碰過很奇怪的人。剛回國的時候誤投履歷到台灣競爭力論壇
(對沒錯,就是4年前台北市長辯論洩題給連勝文,
還有前陣子做民調台灣人對中國好感度創新高的那個組織)。
面試的時候執行長謝明輝直接質疑我為何要在日本待這麼久
不念比較實用的學科跑去念哲學。然後要我表態承認92共識…!@#$…

如果我說待的是越南、菲律賓,而且沒賺到錢,一定會被投異樣眼光吧。
台灣人心目中,日本跟美國一樣,是上國。

不過我在找「人為什麼活在世界上」這個問題的答案。本來是滿腔熱血,
以為讀西方哲學可以解開一些謎底。後來我發現西方哲學其實是一個
不斷挖洞、不斷跳坑、再不斷跳出來繼續挖洞的遊戲。怎麼說呢,
應該說哲學研究就是不斷找問題、一邊解問題不忘再製造問題的學問。
哲學這個名詞從19世紀後半被日本人引進來以後,
學者對人生問題開始採用西方式研究手法。
但這種對於某項議題不斷鑽研的手法,
往往導致忽略了哲學原本的目的是要揭開世界的真相,
要帶給人類幸福。至少這2點是哲學裡最重要的題目。

何任研究的終止點,都是滿足。當到達滿足點的時候,
繼續鑽研的動力也就跟著消失。就像維根斯坦吧,
現在很少人專門在研究維根斯坦了,但是在80年代以前維根斯坦是顯學,
好像是哲學家的代名詞。現在有哲學櫃的書店也找不到幾本維根斯坦的書。
因為已經被研究到爛掉了,滿足了,大家的興趣衰退,然後就消失了。


(臉胖到看不到大耳朵)

只是哲學變成一個很奇怪的學問。就是明明應該是研究人生的問題,
卻又要用一種鑽牛角尖的方式去研究。
但是鑽牛角尖本身是一種很難達成幸福的態度。
通常,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的人,都是不跟別人斤斤計較的人。
因為一旦鑽牛角尖,就會陷入思考的境界,然後忽略心的作用,
最後弄得心智不調和,不快樂。大學教授,尤其是理工科系的教授,
往往太過偏重智的部分,變成一種講話邏輯很奇怪的存在。
我認為這是現在研究環境強調發論文積點數造成的惡果。

所以結論就是到達幸福的方法,你還是必須修養內心,
然後讓心跟智能夠調和。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要當個徹底的傻瓜
已經沒什麼機會了,變成智與心必須雙修才有機會達到幸福。
我們的爺爺奶奶輩教育程度低反而比較能專心修養內心,
不像我們誘惑這麼多。

我搜集到幾本有關如果達到幸福的書。除了武者小路實篤以外
都是世界名著。目前唯一看完的只有Carl Hilty幸福論的第一冊,
目前掉進第三冊泥沼裡出不來。很驚奇這套世界名著至今沒有中文版。
這麼書把信仰當成獲得幸福的先決條件,整本書都圍繞在神打轉。
無神論者會看不下去。

阿蘭的幸福論(中文版書名「論幸福」)因為是散文形式我不太喜歡。
缺乏組織感。或許是因為我跟法國哲學家一直都不對盤。

羅素的幸福論(中文版「幸福的征途」)文體上是我最喜歡的。
太過學理性分析是它的缺點,但依然有羅素式的流暢感。
是一本可以感覺到作者平常喜歡在草原散步的好書。

托爾斯泰有大文學家格局,但是不夠瀟灑,看了沒什麼快樂感。
(我跟諾貝爾獎作家也不對盤)

武者小路實篤,保持日本人「以小知大」的思考習性,
說理缺乏邏輯性,不過卻很貼近日常生活。
看完的話充實感說不定不會輸其他名著,不過打算最後再看。



(秋高氣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