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作品在朱銘美術館

2010080700:57

 

朱銘先生也收藏別人的作品

那天在朱銘美術館一樓看壁畫,

眼光瞭到二樓有熟悉的色彩

果然是丁泉雄的作品兩幅

人稱採花大盜的畫家,

以愛畫花和女人, 用色大胆鮮麗出名

 

(丁泉雄的花與女人)

 

我想, 一個人的性情如果不夠開朗,

很難用艷麗多變的色彩吧

有大胆的實驗精神

好奇心再加創意

才有歷久彌新的吸引力

 

(丁泉雄的女人系列)

 

看到東方馬蒂斯~~丁衍庸的畫一幅

也很開心! 國畫似乎離我好遠好久了

印象裡他的畫風特色

山水畫豪放不拘畫面習慣留白

平劇人物活潑生動且線條簡約

花卉隨心所之的寫意構思

有趣的是沒有框架的題字

像小朋友不受控制畫漫畫般樸拙

不知天高地厚如行雲般的流暢

有八大山人和齊白石的fu!

 

(丁衍庸的八仙)

 

以前對于彭的畫看得少, 但也很愛

看來朱銘先生比較愛自由隨意的畫

連國畫也是重不拘泥於傳統

別人的畫講求畫面留白

給人多點想像的空間和意境,

但于彭則習慣將畫面填满

以圖加文字和色彩的厚實

反而是身懷札實的功夫的自信展現

 

這幅並没發揮這特色反以空白居多

女人一屁股坐在老梅樹幹上

在四下無人時已顧不得形像
衣服褲管拉高, 赤足翹脚

露出透氣的脚指頭動呀動地

自得其樂的樣子很另類叛逆的構思!

想像她在吹口哨抖脚動脚指頭的樣子
連小雞也好奇地注視著

想送她mp3和一付耳麥

 

(于彭的花園)

  

「鳯凰來儀」是 朱銘的 老師~楊英風

以不綉鋼材質製作是個景觀作品模型

這作品曾在日本的萬國博覽會

台灣館大型展示, 曾引起國際矚目

因為那年代, 台灣很少人投入大型景觀藝術

尤其能有個人風格走入國際舞台的更少

即使有也是一味仿傚西方

 

鳯凰代表東方精神

仰起的頭部和律動的羽毛形成圓弧,

多有圓满威風而有活力!

是王者之風!!!!!

 

(楊英風的鳯凰)

 

先生我見過, 那時我才回花蓮教書,

年輕得很呢

楊先生與夫人是宜蘭人

那天兩人到花蓮旅行

路過我服務的學校, 好奇進去看

正好是我週日值班

早期都是這樣的, 由一教師一職員輪值

 

(小展覽塲的其他人作品~~没記下名字)

 

我一眼便認得就喊出來

 他很驚訝在窮鄉僻壤遇見認識他的人

我提到他留在花蓮的作品

分別在花蓮機場前及美崙國中校門口

還說很景仰楊先生的景觀作品

是開風氣之先

似乎有點狗腿, 却是真心的

 

(像大鳥巢這角度像樹幹橫切面的年輪,燈光的照射創造另一種光影之美)

 

從楊先生 和 夫人的互動,

看得出他們的感情很好

我們以宜蘭鄉音聊著!

因為我的父母早年都來自宜蘭

兩人都很親切, 平易近人

 

(舊木料組合成的藝術品, 無標題, 我且取它~乘風破浪)

 

另有雕塑的小展覽

以老農具, 枯枝, 老家俱的組合

我想它要表逹的是光與影的美

也許是要營造一個懷古的情懷

給人安寧、靜心的氛圍

 

(像舊時農具又像鉫鎖)

 

朱銘的太極系列的靈感

是因為 楊 先生要朱銘學太極拳養身而引起

朱銘展示他的老師的作品, 也有飲水思源的意義吧!

在美術園區裡, 可看到一些太極系列的商品設計

藝術與商業結合, 真是不錯的組合

 

(休息室+太極扇

 

美術館在山坡地

難免有不少水泥護坡

提供一些年輕人在上面作畫

不僅讓新人有機會秀出創作

為平淡的水泥補拙,

也為園區增添些不同元素

 

(山坡地的園區內有不少水泥坡坎,可當年輕人的創作畫布)

 

有一些貼心的設備

如這些水注,

在大熱天裡給小朋友帶來不少歡笑

不禁想起以前的暑假, 帶孩子千里迢迢去看先生

在林肯公園的水注啊!

好久好久以前的事囉

 

(夏天裡有突然冒出的水柱,孩子最高興)

 

照片照得很多没放出來

朱銘的作品太多了

有興趣的, 找個機會親自去走走吧

我到北部就像不能跑的小狗~~没車咩

這次是mm媽的熱情陪我去的!

 

(消暑的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