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寳頂山石刻叫了車直駛北山
整個山形有高低變化的山稜
有曝露的岩石及錯落的林木似龍的鱗片
因此又叫龍崗山
北山離大足市區有兩公里的丘陵山區
唐末由當時刺史韋君靖在此建寨以備貯糧食之地
為求民生的平定開始在北山依山勢鑿像
歷經唐末、五代、宋
共花費約250餘年完成近萬尊
長度約有250公尺成彎月的長度
(千手千眼觀音經變~唐刻左右各17只手臂,左右壁刻十方諸佛)
依山雕刻的神像眾多
也有鑿山另闢密室刻像
大體上說北山的神像以龕窟的型式居多
有如蜂房刻得密密麻麻地
(釋迦牟尼佛~唐刻莊嚴豐满,服飾簡樸薄衣多線條)
北山的紅石層質地堅硬度不夠
曝露在凸出成彎月的受風面
不少作品風化情形嚴重
依然可看出體態輕盈微笑嫵媚的美麗
或嚴謹繁華的莊嚴
(五代~我愛看的飛天佛)
早期在深入的洞穴裡
雖較為陰暗但注意到自然採光
反因隱密而保持完整
留下原始華麗的色彩
因為尊重古物的保存
我寧拾遺珠也不用閃光燈的原則
(唐刻)
另有碑碣數個
其中有唐「 韋 君靖」碑記載當時情況
這些造像的由來及黃巢之亂的史料
對於史實的收存彌足珍貴
(數珠觀音~宋刻含情眼神, 俏麗嫵媚)
北山的題材包含廣
除了佛教裡的各種佛像的造像
還有僧侶、宰官、供養人等
內容豐富,人物寫實也涵蘊不同風格
(摩利支天像~宋刻, 衣飾瓔珞,彩帶飄逸,真夠繁複)
由南至北分三段不同時期建造
南段為晚唐和五代的雕像
尤其第245號窟的觀無量壽佛經變相
豐富的內容很具研究價值
龕頂刻笛、笙、鼓、鈸、簫
琵琶、拍板等唐代使用樂器
(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唐刻,研究唐代建築的珍貴資料)
殿、堂、樓、閣、亭等各式建築俱全
金頂綠瓦及雕樓畫棟
表現唐代高雅用色及宏大建築風格
值得做為對唐代有關佛教、服飾
建築、繪畫等專業人員研究資料
(刻在兩窟間較小型的石像,應是五代作品)
北及中段為兩宋時期的作品
唐代的造像就如它的國勢強盛
審美眼光也傾向端莊豐腴體態的造型
(不動明王嗎?有四大天王分立兩側)
衣著式樣簡樸薄衣
有輕盈飄逸的美麗衣摺
善以陰刻的線條表現
(雄糾糾的武士, 凶面凸眼齜牙)
龕窟較為寬闊大氣,氣勢雄偉
神像的氣質超脫世俗
優雅的姿態曼妙
(轉輪經藏窟~宋刻, 這是最精美的部份, 可惜在密室光線不足)
五代戰事多人心不安因此寄託在宗教
可能一般經濟較不寬裕
題材隨意,龕窟的格局小巧
衣摺的線條較為平直粗獷
(宋刻~每尊各有很鮮明個性, 氣質風采均美)
至於宋代雕像的面貎衣著及器皿等題材
取自當時百姓生活的現實社會
造像的神韻己較無宗教要求的約束
(因資料不全,以造型及刻功猜是五代作品!)
龕頂的造型亦多變化
方型、平頂、尖頂、圓型等
而且立體感強
(没有明確資料, 應是五代作品)
注重衣著外沿,簡化服裝的衣摺
但強調裝飾佩件及繁複的花紋
人像雕刻注重寫實
(孔雀明王窟~宋刻蓮台刻在孔雀背上,週圍原可供繞行~己以欄杆阻隔)
因為宋代雕像較為世俗.可以說人性重於神性
與唐的飄逸及五代的平實簡樸
各具不同特質較容易分辨
即使造像均具時代意義的藝術價值
但在中國的傳統對於造像者仍視之為匠
雖然作品流芳千古但名字却没留下
(五代作品?)
北山的石窟位於林木荗盛的森林區中
也是大足生態農業實驗區裡
各種高大的古樹很多,景色優美
(長廊)
沿著生態水池周邊的翠綠林木
拾台階而上可以沿路欣賞自然美景
尤其山頂白塔的造型宏偉
讓北山的藝術性增色不少
(東方藥師淨土變相~五代刻,對東方極樂世界的描繪)
北山的佛像雕刻題材及色彩運用
雖没有寳頂山的豐富
但每段時期各朝代各具特色
最難得保存人類傳承下來的資產
也是存在大自然的藝術殿堂
在北山碰到一群台灣團便聊了起來
其中以退休女性居多, 但因為跟團没有太多自由
很羡慕我在前一天一到便在大足市區漫遊哩!
(碰到一群台灣團, 和他們聊好一陣子才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