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清水巖的剪黏與交趾陶

2011080423:17

說到走進第三進,看空曠的後院時心是沈的

抱怨無知的決策者破壞如此珍貴的文化遺產

正要照下置留在地上一堆殘破的龍柱及石珠時

瞄到主殿的屋頂之美就在眼前

原本應在高高在上或陰暗室內才看到

剪黏及文趾陶大量作品,件件是精品

都在可清楚目視及伸手可及的地方

經過時間的流轉仍然色澤如新。

 

 

剪黏

 

匠師在製作剪黏作品時

比交趾陶更具臨塲應變及實際性

可在屋頂上隨興創作

在還没有水泥的年代需由匠師製作

先以糯米、海菜、黑糖、石灰等

 

 

可以增加黏著性的東西,連續搗碎8小時以上

以竹片、鐡絲做成胚,臉部是先燒成應用

在灰泥未乾最具黏性時完成人形及花鳥製作

人形姿勢則彷戲劇的身段,再黏貼彩色的碗片

因應不同形狀的需求可以剪裁

也是此項工藝名字的由來

 

 

人物的結合也和傳統人物或傳說為想像題材

因為交趾陶的製作手續較慢,不及應付大量需求

可以這樣就近在工作塲地製造

無需冗長等待,因而形成另種工藝

也因燒陶時有窯變造成色澤不一致而得淘汰

燒製過程破損的陶片等

可再使用的機會而不致浪費

這項藝術因而被大量利用

尤其在屋頂裝飾及翻修時

更有時效性及可塑性。

 

 

這項藝術來自中國大陸的漳州及潮州閩南一代

隨著台灣民間信仰的發展

許多匠師被請來台灣參與建廟

一待就是數年,因而也培養出本土的匠師

但這種作品放在戶外和屋頂容易破壞

常需要修補,不但材料取得越來越不易

人工的成本也高,現代都以玻璃製品取代

 

 

但玻璃品平面而亮麗

造型變得笨拙平板無趣

色澤艷俗失去原有的典雅。

這些老作品能這樣近距離的看見

想興奮地大叫幾聲啦!

 

 

交趾陶

 

一直都稱交趾燒

自從二十年以來開始重視本土藝術

才正名為交趾陶

稱「交趾」仍有殖民地的意味哩!

 

因為在日據時間的日本博覽會中

台灣的工藝是以廟宇的低温燒陶參展

 

 

由於造型的生動活潑

色澤優雅大方而多變化

在萬國博覽會中聲名大噪

日方以當時對台灣的「交趾」稱呼

日文中的陶作稱為「燒」而得名

 

 

這種來自廣東低温燒陶的傳統

是在建廟時會就近以簡易的設備製作

難以高温燒成,所以加上鉛粉於釉中

約七八百到一千度間就可將顏色附著於陶上

鉛有毒性,因此只能用於觀賞用

 

 

這樣的燒製工藝源自於

漢的綠釉及唐三彩製作技術

綠釉較為單純

用在製作牆面的縷空的方塊隔磚

 

 

而唐三彩到五彩的

白、黃、藍、綠、紅基本色

一再演變已有上千種漂亮的色彩

 

 

最有名留存下來的國寳級交趾陶作品

是台南佳里的震興宮

及學甲的慈濟宮,都是葉王的作品

已以玻璃罩隔開

失去民俗藝術貼近民眾的意義。

 

 

台灣常受颱風地震等天候的威脅

古老的廟這些易碎的工藝品能留存原作品的不多

加上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無顧及人文的保留

高明的匠師也不易找尋

因此古蹟保存更彌足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