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中山大學邊
列為二級古蹟的英國領事館
搭乘橘線捷運往西子灣的終點站
出站後可轉搭橘2的接駁車
我選擇走路過去,沿路看看
海港人家的靠海生活
順道去看「雄鎮北門」的牌樓
(北門指的是扼守港口北岸)
現在的高雄港沿路經過美化
港口空曠美麗的海景可以一覽無遺
中山大學入口處的停車塲
有大型遊覽車停靠,全是大陸客!
停車塲邊有之字型的階梯
可上十八王公廟和領事館
路上有些抗議中共政權
及迫害法輪功的大字報
不知大陸客看到的感想如何?
好奇!
中國在八國聯軍攻佔後
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
台灣是開放輸入鴉片、台灣米糖等
重要農產品輸出的口岸之一
英國領事館在台灣有四座
同格局的建築
即高雄打狗港、台南的安平港
台北縣淡水港、基隆的雞籠港
1865年先在高雄的打狗港口
設立領事館
主管關稅及相關商務
也是全台最早的第一座洋樓
使用的紅磚及花崗石
均由廈門運到
工匠由中國大陸聘來
建築美觀及砌磚手法都很講究
建立在鄰近港口的小丘上
可俯瞰高雄港船隻往來的動靜
山丘上的大石
加上盎然綠意中掩映紅牆
增添幾分浪漫風情
很難和販賣鴉片的醜陋做為聯想
此棟由英人設計使用中國建材及工人
為典型的殖民式建築
四週建有廻廊相通
廻廊連續的半圓拱形缺口的外牆
使對外的視野不受阻隔
在有陽光的白天會更有層次及氣氛
最美在砌磚的設計與技術
簡單的磚塊却依造不同的部位
做不同排列的設計
成就多變化的裝飾
室內的窗戶以木框的變化
與廻廊半圓拱形外牆
互相呼應使內外牆隔間
室內的光線及空氣貫穿
不但通風效果良好
且造型富有節奏感
由此處可以遙望對岸旗津
山丘上的白色建築及高塔
也是古蹟的高雄燈塔是1860年建
為日漸繁多的船隻導航之用
1918年日人完成重建
因前年己去過旗津這次不再過訪
一般建築裸露的的通水管
常為美中不足之敗筆
破壞結構體的外觀之美
而這棟建築的水管是竹節的設計
因銅質氧化泛現淺綠色澤
反成了幽雅的裝飾
室內陳列許多歷史陳蹟及古地圖
語音及文字說明它的滄桑沿革
痛恨鴉片腐蝕民心國力的歷史
更無心了解清朝喪權辱國的醜劇
一心只想看那建築的美麗
在二樓頂有個斜坡直上閣樓
許多人在猜那到底是什麼
可惜没有太多說明
但牆上貼著
人權及族群和平之類的文字己說明了
低矮的門洞應是關犯人的窂籠
此建築本來己大半倒塌
2004年由高雄市政府整建後恢復原貎
雖然英國領事館的存在不是什麼光榮的事
若能使塵封的史蹟再喚醒記憶
應該從歷史記取教訓的最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