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島岩石篇

2012101213:24



基隆和平島岩石之美值得特別介紹
的地質屬於砂岩為主質密而堅硬

混合粉砂岩及頁岩的結構較為鬆軟

容易因為長期受到東北季風的吹襲風化


(觀景步道及涼亭)

 

海浪積年累月的拍打上岸造海蝕現象

因此造成渾然天成怪石嶙峋的奇特景觀

這些海蝕地形成多種怪石

成為相關科系學生堪察地質戶外教學的最佳塲所

以圖片來做說明海蝕地形名稱及形成原因

 

(各種奇形怪石)

 

基隆沿岸以砂岩居多或懸崖陡峭地形

在和平島的地質景觀區經長期海水侵蝕作用

地質脆弱的被侵蝕掉留下堅硬的怪石

形成平台可以在上面行走的就叫它海蝕平台

 

(海蝕平台)

 

地球受月亮及太陽的引力相互拉扯力量

海水受影響而成漲潮及退潮的變化

海潮在海蝕平台上起落

有些海生植物固定下來也有海生動物來覓食

隨著潮汐的來去而形成潮間帶

 

(漲潮時平台間帶來水生動植物的潮間帶)

 

海蝕平台的邊緣有海蝕崖和岩塊

海水不斷拍打上來散出漂亮的浪花

有些平台因為地質成份不同而形成不同高度

或因地形運動的外力引起被抬升上來

而成為階梯狀就稱為海階,可一層兩層的地階而上

如花蓮的石梯坪的海階可達五層,15公尺

 

(平台間有高低如階梯的海階)

 

岩石因砂岩或頁岩及粉砂岩的質地差異

承受海蝕的程度不同將大塊岩石侵蝕剩得有如火山口

大塊岩石小部份較鬆的地方受到海水侵蝕

海水則向內挖成能積水的壼狀,稱為壼穴

在宜蘭鐡路支線的大華站的水上岩石

就有這類淡水的壼穴可以觀賞

和平島的壼穴的數量也很大

 

(壼穴)

 

在和平島則以凝聚成瘤狀的居多

是因為上層岩石含較密質的鈣礦物質

不易受海蝕及風化,像蕈菇類一樣就叫蕈狀岩

 

(蕈狀岩)

 

蕈狀岩大小不一或不同形狀

如像動物或人頭等

給人許多想像而加上一些附會之說

 

(蕈狀岩)

 

岩石質地不規則

而受不同程度的海蝕作用

也可形成不同顏色層疊的風化紋

 

風化紋

(風化紋)

 

通常是頸小頭大並有密集的小坑洞

如蜂窩狀的就叫它蜂窩岩

 

(蜂窩岩)

 

蜂窩岩及蕈狀岩集中的區域

如果數量大,分佈散落成為聚落一樣

遠望如萬人集會一樣叫萬人堆

尤其天色昏暗時有種詭譎氣氛

 

(萬人堆)

 

岩層在地質變動時若同時有不同方向的節理

又因岩層裂綘受海蝕及風化

切割成四方形或稜形等

四方塊形的如一塊塊豆腐形狀的叫豆腐岩

 

(豆腐岩)

 

在和平島就是以豆腐岩著稱

它的分佈面積在台灣是最大區塊

切割較淺的像市塲賣整盤

未切開的大塊白豆腐

 

(豆腐岩)

 

 

也有切割較深像一塊塊豆干的形狀

甚至可以分離搬動的

較遠處的第三區有一大片切割較深

排列整齊的豆腐岩,我没有走過去

 

(切割如豆干的豆腐岩)

 

那個區塊裡還有千疊敷

所謂千疊敷是日語演變來的稱呼

像許多榻榻米疊上去,其實就是豆腐岩層疊而上的

我就以近處類似的照片呈現

呵~三角形倒有像千層派的起司蛋糕

 

(千疊敷的袖珍版)

 

海浪拍打上砂岸平台

向垂直海岸方向侵蝕

破裂面經長期切割面積越來越大

而成溝狀就叫它海蝕溝

 

(海蝕溝)

 

有的海蝕溝較長

海生物跟著上岸停留

可以做為生態教學區呢

 

(海蝕溝)

 

接近海浪邊的岩石受到長期侵蝕

有些岩石凹陷形成洞穴

向裡看有海水積留,或底部與潮夕相接連

如花蓮石梯坪邊的月洞就是較大的海蝕洞隆起

雖看起來像在山邊其實水與潮汐相通

 

(海蝕洞)

 

下次再去和平島可以仔細觀察

除了看海潮浪花和岩石之美

同時是觀察學習的知性之旅

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