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綠石槽(新北市老梅)

2015042917:19



在台北與WW約在中正紀念堂會合
一起搭捷運到淡水再到捷運站邊的公車亭
轉搭淡水開往基隆的車,非假日却客满
 


這一天我們要去石門鄉老梅看綠石糟
車裡站了三分之二的路才有空位坐下來
約五十分鐘就到達「老梅」站
 


下車後往前走一小段到下個巷口
路標寫著「一鄰公地30~41號」
就是進入石糟的海邊
 


其實只要往海邊方向的巷道都可通
建議往前走一鄰公地最近也少掉彎路
望穿路底的海洋時心情忍不住雀躍起來
 


藍藍天空幾乎無雲,海邊吔!
竟有不少燕子在空中爭相競飛
微風輕輕吹著,好舒暢的空氣
 


沒有觀光海岸大型建築怪物
還給大自然純淨的視覺空間
馬上對這個地方好感起來
 


停車塲邊有個亭子還不小
可以坐下享受迎風望海的悠然
墨綠色石槽就在左前遠方一大片
 


看眼前米白色柔軟細沙
天空與海熱情地相連接
小小隻沙蟹在沙灘上忙碌橫行進出
 


停車塲邊有個很乾淨很公厠
和同在亭子乘涼的人自然地輕鬆聊起來
大概只在台灣能如此親切和陌生人交談吧



這裡同時存在沙岸及岩岸
因為東北季風助波推瀾
在漲潮時將沙推到岸上形成一堆堆沙丘
 


也因風的搬運作用將沙不斷推到沙丘上
與海形成兩段高底不等的階梯地形
幾間看似殘破建築却顯得自然的美感
 


為減緩這樣的搬沙速度
在沙丘前圍上重層的竹圍將沙土欄截
景物放大似在戈壁沙漠裡尋覓古樓蘭遺跡哩



沙灘上風吹浪打的痕跡
細細與海成垂直的整齊紋路
這裡有廣濶而寧靜視野讓思路更清晰的海
 


岩岸的岩石原來是大屯山的火成岩
因造山運動的擠壓將海岸地層推升
岩石長期受浪沖刷的海蝕作用
 


岩石結構較為鬆軟的受到侵蝕
只留下堅硬的部份與海洋成垂直的縱向溝槽
岩石形成凹凸狀的海蝕溝地形
 


每年四月東北季風漸弱氣候轉為温暖季節
石槽便有石蓴及扁石髪等綠色藻類附生
形成一片綠油油的的岩石海岸
 


此時正是觀賞綠石槽的最佳月份
等到四月末到五月温度升上來陽光充足的時候
這些海生藻類不禁曝曬而乾枯消失
 


老梅的綠石槽不但觀賞要及時
也是台灣唯一有這樣的特殊的地理景觀
我叼念許多年如今來的正是時候
 


離開海岸兩人在村裡和國小隨處走
有著台灣老畫家油畫裡早期小鎮風光
純樸的海邊社區有乾淨迂廻小路的親切感
 


註:到老梅要回淡水車班很多
站牌上所有往台北方向的全可以坐上去
反正只有這麼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