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樂之夜

2010120423:54

有雅樂團來花蓮表演, 我 和 先生都去聽

日本雅樂, 是奈良時代(710~794)

由中國及朝鮮傳入日本,

平安時代(974遷都到現在的京都)

融合成為日本獨有的綜合音樂藝術

是以多人合奏樂器的樂團, 至今仍是日本宮廷音樂

經過千年歲月, 仍保留原有的美感, 這樣的堅持真是不易

 

 

雅樂的表演有三種形式,

管絃: 演奏人員以16名為基本,

使用樂器有三管及三鼓。

三管:

(syou左圖)17根竹管製成, 15根有簧片, 50公分, 直徑7公分,

 悠揚共鳴, 代表天音

篳篥(hichiriki右)是竹製直笛, 外側7孔內側2, 18公分,

直徑1.5公分, 舌板長5.5公分, 聲音高亢凄厲, 代表地吟.

龍笛(ryuteki下左及右)長40公分, 內徑1.3公分, 音域寬廣,

低音到高音的變化流暢, 如翔起之龍, 貫穿天地之間

可以想像三者在合奏時擔任的角色

 

 

 

 

三鼓:(由左而右)

太鼓(gaku`biwa)直徑55公分, 12公分, 正式名稱叫釣太鼓.

鞨鼓(kakko) 在中國是由龜茲樂而來, 又稱羯鼓。

聲音焦殺鳴烈, 相傳是唐太宗最愛。

鉦鼓(syouko)直徑15公分, 唯一的金屬樂器, 以水牛角的兩支鼓槌敲擊.

 

  

 

舞樂:

以中國音樂伴奏的舞蹈叫「左方之舞」,

以朝鮮音樂伴奏叫「右方之舞」。

舞樂是依歷史及戲劇的背景, 以舞蹈形式表現。

 

這次的表演曲目是「蘭陵王」。

蘭陵王是北齊的高祖高歡之孫高長恭,

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 16歲時帶兵出征。

相傳高長恭因長得俊秀,

怕因年輕不受部下敬重, 以面具示人,

另一 說則是他長得太醜怕人恥笑而戴面具.

 

這個舞蹈裡, 我最感興趣的

則是這個面具, 造型很精緻美感,

聽說也是日本能劇的發展的來源。

 

 

 

在樂器的介紹之後, 讓聽眾上台體驗樂器的吹奏,

看起來不太好使喚, 看得大家笑聲連連,

應該是需要長期練習的技巧。

接著三人合奏「奇異恩典」、「月亮代表我的心」、

日本連續劇主題曲「淚光閃閃」, 我聽了不由心情愉悅,

真想擺開這會塲嚴肅的氣氛, 給它動起來說。

 

 

其實在演出的前一晚也參加團員們的聚餐

在正式演出的嚴肅

和這一夜的活潑, 差別真大!

 

 

清一色的男團員, 男扮女的搞笑

和不顧形象的歡樂氣氛

真難將這群人聯合在一起

 

 

對了! 在那個晚宴中, 大家要交換禮物,

我抽到的是兩張難得的手工卡片

為來年的兔年的最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