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工程~成都行

2012051001:20

這一天由成都搭地鐡到火車北站轉高鐡要去都江堰

一早與晨曦一起出門,第一次在內地搭高鐡好興奮

到了車站有給嚇到,人好多啊!

雖然二十分鐘就有一班却買到跳一班的車次

 

(都江堰群山)

 

算算進到車箱共通過四個關卡

前面過三關分別是查車票行李掃瞄搜身

陣仗大若如臨大敵的美國機塲

但也只在這人潮滙集的大車站才如此

五十分鐘就到達都江堰站,還得搭公車到風景區

因為不是跟團,而景區的面積廣大交通不便

就在車站出口包一部車子去了

司機是位女士,也是汶川大地震時的受災戶

一路就這樣談地震時的慘況

 

(汶川大地震温家寳在拱橋上指揮救援行動)

 

都江堰在青城山麓的岷江主流之上

早在戰國時代的秦昭襄王時(西元前256

命當時的蜀郡太守李冰負責這項重責

以一個地方官而且非專家的李冰與他的兒子

花五年時間完成造福千古之業

它是無壩引水的水利工程

 

(因地震塌陷到河床上的沙石成了救援直昇機的停機坪)

 

後代陸續完成現在的規模至今已兩千三百餘年

依然發揮防洪灌溉功能

想像那李冰父子承受的壓力及好學精神

借鏡前人的治水經驗才能不負使命

這項順應河川水流量及高低落差的地理形勢

以不破壞自然資源為前提

 

(災後首先搶修重建的大橋)

 

李冰父子一生的功蹟在於

將水流急湍地形落差大的岷江水患之害

轉為灌溉之利的生態工程

與自然和諧共存並創造成都平原兩千多年的富裕生活

在世界水利史上記下光輝的一筆

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Richthofen(1833~1905)

稱讚都江堰的灌溉方法之設想完善

除了嘖嘖稱奇更是不可思議

說它是無與倫比的美麗實不為過

 

(遠眺映秀災區蹋垮的光禿山坡)

 

世界有關水利排沙工程方面的各國專家

在堪察都江堰後一致給予最高評價

稱兩千多年前即能設計出這樣傑出的技術

正是現代專家極力推崇的生態治水方法

200011月終於通過嚴格考核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內

 

(寳瓶口壩上的工作站)

 

都江堰的渠首工程位在岷江中下游交界處

設魚嘴、寳瓶口、飛沙堰三部份

「魚嘴」是在岷江的深入江心的分水堤壩

將水分為外江及內江

外江的水繼續奔流入泯江

內江水引入寳瓶口再流入成都平原

 

(左下深入江中的角嘴將水分內江及外江,水壩內為安瀾索橋)

 

因內江河床較低有自動調整水量功能

不致因水大量灌入平原反而氾濫成災

在洪水期引入四成水量,枯水期引六成進入集水區

不但灌溉良田千畝造就富饒的成都平原

古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名

也因此蘊釀獨特的蜀國文化

在魚嘴之前利用自然彎道處和流體力學的原理

表層的沙石含量少,水流入凹陷的內江水岸

底層水帶較多沙石則滾到凸岸的外江

即所謂「四六分洪,二八排沙」的道理

 

 (魚嘴之前已利用彎道的水流速度將江水分段分流~三小島)

 

 

寳瓶口是人工開鑿的攔水壩以控制內江水量

在攔水壩內累積到一定水位引入灌溉區

利用引水口控制的進水量以保證灌溉用水的水量

又防止過量的水擁入灌溉區造成水患

設在江心的虎頭岩的支引

在內江的小部分沙石已在流入寳瓶口前進入飛沙堰

又利用人字堤而排入外江

使寳瓶口的引水口和灌溉區免於泥沙的淤塞

 

(上中游間的彎道有兩小島將江水再次分流~將沙石排到外江)

 

在寳瓶口前的飛沙堰

汶川大震前它的高度高於內江河床156公分

災後則增加兩公分為158公分

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寳瓶口流量上限時

多餘的水從飛沙堰溢出

三個排水口同時將沙石帶出而流到外江

是使成都平原免於水患的重要關鍵

 

(左邊堤上有三個出口為飛沙的水道口)

 

在往高處觀景台的路上有一座二王廟及伏龍觀

目前均己關閉做無限期的整修中

二王廟是紀念李冰父子的豐功偉業

這座廟在大地震時己震垮

只能在門外向內窺伺一下

 

(二王廟外觀~災後無限期關閉)

 

在都江堰的魚嘴上有一座吊橋叫安瀾索橋

全長500公尺 是都江堰上古來的特徵景觀之一

以鋼索支撐橋面,在大地震時己震跨部份橋墩

目前也在關閉中

看來像個一般風景區的風景之一其實大有學問

幸好在參觀前做點功課否則會懷疑它何奇之有

怎能成為世界遺產之列

來到成都不到都江堰會是個遺憾

 

(魚嘴上的安瀾索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