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洛帶古鎮~成都行

2012051421:10
 

搭地鐡在華西壩下車

再走去新南門車站有直接到洛帶的車子

然後在洛帶車站搭轉往古鎮的公車

也可以走路過去約15分鐘的路程

 

(公園的老人們忘情跳交際舞~台灣很快也會成這樣的老人社會吧?)

 

洛帶位於成都的東郊

50分鐘車程的地方

是個客家人聚集的小鎮

 

(古鎮人群聚集)

 

一下車即見兩側延緜到路底的大樹

高大的銀杏樹才冒出新葉

在陽光下閃著碧綠如透明翠玉

 

(古樸又有蘊含文化的屋瓦)

 

走啊走,轉個彎沿著河畔整排楊柳

長柳枝隨著清風在水面輕拂擺動

我放慢腳步欣賞眼前風景
像開飯前先吃盤開胃菜

 

(高高掛賣的手織毛衣)

 

顧不得在空中飛舞的柳絮

讓我過敏,憋住要打出來的噴嚏

古鎮啊!古鎮!
心情雀躍腳步輕盈起來

 

(古鎮風情~人多啊~)

 

傳說中這名字的由來是蜀漢後主

劉禪到此一遊

在八角井邊不慎將玉帶掉落井內而得名

經過時代變遷就取同音稱「洛帶」

 

(廣塲上的古戲台)

 

歷史記載客家人原在中原

即現在的山西、陝西

甘肅的黃土高原一帶

因避戰難、大乾旱等天災人禍而遷徙

 

(燃燈古寺)

 

最著名的時期在西晋五胡亂華之時

為躲避異族蹂踏而舉家南逃

因當時有許多大官及大家族的遷徙

史稱「衣冠南下」

 

(走在人群中,我只是一粒沙)

 

官家後人在一夕間變成平民

大家族如王安石、謝玄後代

到過南京秦准河畔的人一定到過烏衣巷

那曾經風光的老建築落入唐詩裡

 

(好美的屋瓦藝術)

 

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點出這段王族為躲避戰禍一再遷移的蒼桑

 

(小販)

 

歷史上記載至少有五次大遷徙

使得這些中原人士分散到各處甚至異國

不管到哪裡都有不踏實的做客心理

而被當地人稱客家人,這名稱便一直沿用

 

(鎮民的市集)

 

洛帶位於成渝古道上貿易重鎮

明未清初大批客家人移入而帶進客家文化

為適應當地人文禮俗而融合

留下許多歷史遺跡

客家建築精細雕琢的門廊樑柱

 

(湖廣會館內)

 

古鎮斜陽帶著迷人懷古氛圍

我穿梭人群,忘我的欣賞

有時進入人稀的小道發現不少驚喜

雖没交談也能感受那份温和民風

 

(闖入死胡同了)

 

沈浸其中感覺自己本來就是當地人

只是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心情

照下來的每一張都包含當時的情感

要篩選特色的照片出來

反覆遲疑難以捨棄

 

(古牆+石板路)

 

多間會館都保存很好如江西會館

廣東會館及圖中的湖廣會館

另有川北會館在2000年因成都道路擴建

將原件拆遷過來和其他會館集中

 

(鎮民的市集,連裝貨的竹籃都美)

 

進入湖廣會館有精美的戲台

牌坊、中殿、後殿

目前是省級列管的文物保護單位

也當作辨文化及藝文活動的塲所

 

(保存得真好的古鎮)

 

所謂會館就如現代的員工招待所

讓遠來的鄉親暫時落腳處

除了照顧老鄉又顧及思鄉的心情

 

(會館之一)

 

通常在大廳設神明桌供奉客家神明

讓暫居的人將客旅不安的心能安定下來

如台灣在清末遷台時也有類似情形

如鹿港中山路街上仍留有泉州會館(泉郊)

 

(湖廣會館~黑瓦也是客家人愛用顏色)

 

有些因為帶來的神明没有帶走

累積多了便順勢成為廟宇

如鹿港的三山國王廟及淡水堇山寺

原來也是會館轉型而來

 

(精雕細琢的古屋外觀)

 

洛帶老街的建築主要是清末民初

灰牆黑瓦有份古樸的美

山牆上留下大鎖的清初老建築

在台灣這種建築法是學自荷蘭人

應該一樣的吧?

 

(山牆上的鎖丁)

 

看見八角井了,好高興地跑過去

這就是劉禪落帶的地方

也是鎮上的水分類的地方

 

(上下水道分流的八角井)

 

一位婦人拿著掃把在撥弄

原來不同的管道是不同的水流

有家庭排水、飲用水、灌溉水

古代就有很聰明的上下水道分流法

如何分流?没聽懂土話只能半猜

 

(仿古推娃娃車)

 

老街的範圍大約在上街、下街、北巷子

槐樹巷、風儀巷、紫市巷

馬槽堰巷、糠市巷一帶

 

(竹畫)

 

江西會館的門上刻著「萬壽宮」

對面是個大戲台,雕龍畫棟非常精緻

中間是廣塲,周邊蒔些花草供人欣賞和休息的地方

難免有些商業活動囉!

 

(我笑說是麻將公園)

 

無意中就進入鎮民活動的公園裡

一堆一堆的人在茶亭喝茶打麻將
陣容還不小,真是無處不方城啊!
我是個入侵者
成為注目的焦點
快速照下幾張趕緊逃之夭夭

 

(成都人真是到處麻將)

 

請參洛帶小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