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76(台北市)

2016012122:56


這一天跟學生秀榆約在青田76會合喝下午茶
從早上就下起滂沱大雨等不到雨勢變弱
從捷運東門站出來走進永康街
這一帶原來有許多藝文界人士住所及公家宿舍群
青田街7巷6號即是台灣大學宿舍之一
 

(黃線範圍為永康社區)

1971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1979年元旦美國與中共建交同時與台灣斷交
許多經過八年抗戰及國共內戰的外省家庭
害怕再面對戰爭的苦難紛紛出售房舍移民國外
又新進一批不同組合的住民而成為現在風貎


 
青田76也是位在永康社區範圍之內
一路風斜雨大
撐著傘走這段路到己淋得不成樣兒
下午茶2:30時間到才開門,己有不少跟我一樣早到的人
全擠在狹窄的亭下仍躲不過滂沱大雨打在身上
 


秀榆事先提醒要備襪子才能進去
也幸好順手帶條小毛巾
進到玄關將溼溚溚的裙子和腳擦乾才舒服些
從攝自DM境內圖看出青田76的範圍不小
我們位子在玄關邊面對庭院的客廳
另扇側面的窗可以望見較為寬敞的花壇

 


窗邊書桌上地質學專用字典上擱著一副老花眼鏡
親切的地球儀、英文打字機
花木扶蔬的花園雨中看不清種哪些花
可以想像那清幽和昔日教授身影
 


可惜因雨没機會聽到解說或到室外看看
己列為三級古蹟的青田76不僅在它的建築歷史
更因馬廷英教授豐富學識在地質學上的貢獻
不平凡經歷背景及來台後為台灣培植地質學方面人才
老屋除了教授的故事還有深厚的人文氣息
也是古蹟開放與餐廳經營結合的創新方式
 


說到這座老屋的價值就一定要知道曾經的主人事跡
馬教授留學日本專攻古今珊瑚礁成長變化
推演古代氣候、生態、地理及地質構造問題
博士論文在研究探討古生代珊瑚內部構造及成長率
與海水温度的關係,1934年先後獲德國柏林大學
及日本仙台東北帝國大學博士學位



回到中國後任中央研究院主持東沙群島珊瑚調查
發現中國明朝古物而證明該地自古為中國領土
後任教南京中央大學教授並將珊瑚成長率
與海水温度關係用到古氣候研究
爆發中日戰爭時受命在沿海地區勘量產鹽地
指導開採井鹽及岩鹽方法
 


爾後諸多經歷不但立下學術方面成就
且做產學合作方面的貢獻直接讓民間受惠
1942年率領一群海洋專家考察福建沿海以調查戰略資源
日本戰敗後在台灣的日藉人士紛紛遣回日本之際
1945年與其他五位教授奉國民政府之命
來台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及醫院經行政院通過



帝國大學改名為台灣大學,醫院為現在的台大醫院
首創地質學系擔任系主任,宿舍就是這裡~青田7巷6號
與其他同期的宿舍建於1931年
中西合併格局是日據時代台大教授足立仁設計
比起其他教授宿舍的範圍還大許多
後面還有個泳池但因雨没走過去看
 


值得一提的是馬教授在1945~1947年
在蘭嶼和南沙群島研究探察海島與大陸相對漂移情形
1950年代以論文證明地瞉滑動說,寫「石油成因論」
推測台灣西部海域蘊藏石油及天然氣受到廣大討論與肯定
1979年9月15日逝世於台大醫院,享壽77歲
台北市政府將一群老屋整理後供人參觀
讓我記起那一代人為台灣發展所做的貢獻
他們造就台灣的歷史成為我們的驕傲。